Pages

Monday, February 27, 2012

“同里”走三桥得祝福? Walking on Tongli's "Three Bridges" to receive blessings?

“同里”走三桥得祝福?
小桥、流水、人家是苏州的特点,游客纷纷慕名来到水乡古镇,只求亲睹水波粼粼和恬静朴实的乡情。
里水乡的路窄小,我们得乘小型观光车进入 苏州有几个水乡古镇,旅行社安排参观同里。同里?我有点纳闷,曾到苏州的朋友
提过周庄的美,却没提过同里,心里难免有点失望。但转个念头想,这也未尝不 好,周庄名气大,商业化,据说游客与当地妇女拍照还得付钱,但愿同里还保留着淳朴可爱的风情。

同里的古名是富土,处于地肥水足的鱼米 之乡,同时远离城市,没受烽火狼烟的摧残,成为富豪首选的居镇,更是书香旺盛之地。为什么富土同里?据说富土的一名读书人,考取功名衣锦还 乡,觉得富土实在俗不可耐,但随意更改镇名又怕招来劫数。他看着直写着的富土两字发呆苦思,突然灵光一闪,他把富土两字分开,的上端 ,再把下面的凑在上形成个字,他不禁拍案叫绝,乡人听了也个个竖起大拇指,从此富土变成了同里了。


诚然,更改名字是古 中今外人们爱玩的游戏。稍遇困境的人,找个算命卜卦的盲公改个名,奢望从此一路顺利;读书人也爱玩文字游戏,把字拆开,再凑回去,原本的镇名就要悄 悄隐退。我在想,这名读书人是嫌
的铜臭味太重?字的书卷味不够浓?还是原名有失他书香子弟的高雅气节?其实,他应该为这块上天赐下的富庶 土地感恩;毕竟富土是他十年寒窗苦读时,默默陪伴他成长的乡土啊!再说,同里就比富土来得高雅吗?这还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。
同里有40多座小桥,旅游的时间太短促,我们无法尽情跨小桥穿弄巷。到了同里,我才知道它近年的名气还挺盛的,就以远近驰名的三桥为例,它可是游人不 容错过的景点。三桥是三座连续横跨三条河道的石头桥,简陋无华,没什么特别,好在有吉祥兆头的名字:太平桥,吉利桥和长庆桥。每逢结婚生子等大喜日 子,居民还保留相继走三桥的传统,祈求身体健康,生意兴隆和长生不老。
为节省时间,旅行社安排荡
着木舟游同里,绕个大圈也只花半个小时,可是我们就没机会走三桥,只从它们的桥底一一穿过。

你们真的相信三桥的特殊的能力吗?” “哦!不是的,走三桥以后,人还是会病,生意也可能失败,长生不老嘛。。。。摇撸的妇女笑了笑:连秦始皇也得不到的,我们这些布衣百姓更不敢奢望了。


富土或是同里,是中国或是马来西亚,代代相传的习俗就是传统。
也许人意识到自己有限的智慧和能力,无法胜过大自然和人为的灾害,惟有通过持守一些传统和习俗,希望它们能替人挡灾除祸。但象走三桥这些传统真的能带给人平安,健康和福气吗?答案相信在你我的心中都有数。
衡立游人 200438中国报-醒目诸家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