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Tuesday, March 10, 2015

寻觅知音的塑像

尝试捕捉海鸥飞舞在昆明滇池的倩影并非易事一桩
昆明大观楼前寻找知音的朔像

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昆明的大观楼和水波粼粼的滇池,这里却一点也不寂寞,池边的人头汹涌,挤满本地和外地的游人。

海鸥震翅高低飞舞,游客(我也不例外)匆匆找个好角度,相机闸门“叽轧,叽轧”响个不停,大伙儿都想捕捉海鸥在身后拍动翅膀的优雅姿态。马来西亚的海边少有海鸥,巴生港口只见鸦群点点,群飞染黑半边天,有它的特色,却很难用“美”来形容。
我左看右观,大观楼跟其他的楼台没什么不同,其建筑结构纯朴平实,无君王宫殿的雕栏玉砌,外观和内部也不见得很出色,但为何它竟然跟黄鹤楼,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登上四大名楼之一?原因在于挂在楼门两侧的180字的长联,大观楼是名副其实因长联而名扬四海。


大观楼两侧蓝色的长联就是出自孙髯翁的手
长联出自清朝云南名士孙髯翁手笔。

“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,披襟岸帻,喜芒芒空阔无边。看:东骧神骏,西翥灵仪,北走蜿蜒,南翔缟素。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。趁蟹屿螺洲,梳裹就风鬟雾鬓;更苯天苇地,点缀些翠羽丹霞,莫孤负:四围香稻,万顷晴沙,九夏芙蓉,三春杨柳。


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,把酒凌虚,叹滚滚英雄谁在?想:汉习楼船,唐标铁柱,宋挥玉斧,元跨革囊。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。尽珠帘画栋,卷不及暮雨朝云;便断碣残碑,都付与苍烟落照。只赢得:几杵疏钟,半江渔火,两行秋雁,一枕清霜。”


上联写的是滇池和周围景色,昆明的大好山河和农民的辛勤耕耘。下联写的是云南历史,封建王朝的兴起和衰亡史,最后只剩下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落日中。


孙髯翁观景写情的才气在长联中完全流露,对仗工整,气势宏大,让古今中外的名士和游人仰慕和学习。长联置放大观楼最为贴切,游客攀到顶楼,凭栏眺望,触目的就是上联描写的滇池风光,满足了双眸寻找长联描绘的意境。看来中国的楼台好象都要跟文学诗词扯上点关系。
说到孙髯翁,无法不提这名文人雅士的傲骨。他从小聪颖,才气逼人,却在科举应试中被搜身,觉得是对读书人莫大的侮辱,终身放弃应考,失去考取功名和升官的机会。在现今时代看孙先生的脾气颇有意思。我进考场经验无数,每一次监考官都检查随身文具和物件,确保考生没携带作弊纸张资料应试。我从未觉得有何不妥,反而赞成这“正义”的条例,至少它确保每个考生凭真本领应试,杜绝任何作弊的可能性。时间流逝却逐渐改变社会的价值观。


站在孙髯翁朔像边,我尝试推敲这位文人雅士的心腹,只听见他一声的叹息!
古人也许有理由相信饱读诗书者不会出卖高尚品格换取功名;但功利主义抬头的今天,教育只专注传递知识,却不负责建树学生良好品德,学生作弊是国内外都常发生的事。廉政公所彻查贿赂换取考题“贴士”不再是新鲜事,那么进考场搜搜身就只能说是小儿科罢了!

太阳的光线和热力快耗竭,滇池开始起了晚风,海鸥继续展翅飞舞,相机霓光灯此起彼落,景象依然热闹。伫立在大观楼左侧的孙髯翁,冷眼看着拥挤的游人,不禁长叹一声,“他们来,是为了大观楼;他们来,是为了我的长联,可他们的心离我太遥远,我要何时何处才寻得知音人啊?“

No comments: